[佳作看台]
“诱惑”的审诉
我,被你们称为诱惑.许多人一听到我的名字就脸色大变,把我当作是百毒缠身的大蛇、穷凶极恶的老虎、目露凶光的豺狼,因此望而生畏,避而远之.哼!真是……不行,我要申冤!
我了解你们的需要,高尚的追求是我向你们发出的一种呼唤,我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会有正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会有梦想和欲望.
令我失望的是,我用金钱去引诱一个商人,希望他发奋图强,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利润,结果他却弄虚作假损人利己;我用高分去引诱一个学生,希望他勤奋努力,考出最高水平,结果他却把视线转移到别人的考卷上;我用高官去引诱一个平民,希望他热爱工作,奋发向上,结果他却吹牛拍马,阿谀逢迎;我用……
天啊!我伤心,我流泪.难道是我做错了吗?难道当你们缺少什么时,我给你们理想和激情是错误的?难道我不应该存在?
正当我迷惘的时候,我碰上了一个学生.学生失意,我也失意,我们俩聚在一起.我给了他高分的念头,学生变了,他热爱学习,不再自怨自艾,成绩出来了,当他捧着得高分的试卷欢声高呼时,我含着微笑悄悄地离开了.
我不再灰心!我没有错!错的是庸俗的人们!
我是正义的,我带给你们的是希望,是动力.把你们推进深渊的是你们自己,不过,只要你们正视我,发挥我应有的作用,便会赢来光辉的明天.
不是吗?当我用主治医师去引诱一个医校毕业生时,他刻苦钻研、把握机遇,不出三年,他成功了;当我用流利的口才去引诱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时,他开始敢与人交流,尽量展示自己的才智,现在他一开口便滔滔不绝;当我用电脑专家去引诱一个电脑初学者时,他废寝忘食地研究电脑,终于坐上了电脑界第一把交椅……
我开心,我欢呼雀跃.我并没有错,我给人类的是目标和勇气,我是正义的,我要申冤.使你们走上歧途的是你们自己,是你们误会了我,曲解了我,将我的好心变成了你们贪婪的借口.
朋友们,诱惑是福不是祸.我的冤要靠你们来申诉,希望能与你们结为好友,请来与我握手吧!
[简评]“诱惑”是个中性词,本无褒贬,因为有好的诱惑,也有坏的诱惑.本文由“诱惑”来作自我分析解剖,以正反事例证明了好的诱惑可激励人向上,坏的诱惑会拉人堕落.关键不在“诱惑”,而在人们的眼光是高远还是低俗.其实,这是一篇使用对比论证、例证来作分析解剖的议论文,但由于使用了拟人法来构思全文,在表现形式上顿生新意,说理也更亲切明晰,易于为人所接受.
[佳作看台]
养浩然之气以御诱惑
诱惑,是鱼钩上令人垂涎欲滴的香饵,殊不知其后却躲着心怀叵测的渔夫;诱惑,是陷阱里让人食欲大增的肥肉,谁曾想那旁边却藏着虎视眈眈的猎人.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无力招架,拜倒在其石榴裙下,身败名裂,不得善终.秦时身居宰相之位不可一世的李斯,为权势所诱惑与赵高结党营私,终因权高势大而引起秦二世的怀疑,而将其腰斩于成阳.“战士军前半死生,美入帐下犹歌舞”的南唐后主李煜,终日沉溺于美酒佳人,忘情于吟诗作赋,醉生梦死,终而国破家亡,做了个“违命侯”.吴三桂,无力抵御红颜的诱惑,引清兵入关,“扬州十日,嘉庆三屠”是何等惨烈,而吴三桂的冲冠一怒引来后人多少唾骂.号称中国第一大汉奸的汪精卫,更是为权势所诱惑,卖国求荣,而遗臭万年.由此可见,诱惑足以亡身破国灭族,实在是可悲,可叹,令人警醒.
纵览青史,能够拒绝诱惑,不为之所动者却也比比皆是.庄子这位冷眼观世者,当楚国国君欲重金聘请他去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堂堂相国时,这位漆园小吏居然毫无受宠若惊之态,而是以楚之神龟“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死而留骨以贵”为喻,拒绝了诱惑,为后人称颂.谪仙李白,不以“钟鼓馔玉”为贵,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辞官不做,漫游天下,为后人留下了多少传世之作,不朽诗章.
古人尚能藐权贵如草芥、视金银如粪土,我们今人又该如何去面对诱惑,怎么才能拒绝诱惑呢?
老子曾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从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以此无为之治来消弭诱惑,这种做法在当今社会是不现实的.一个人是否能够在诱惑面前做到无动于衷,其关键在于自身,在于个人素质,在于其道德修养.玛丽·居里以其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科学追求,折服了全世界,种种诱惑在她面前根本就无孔可入,以至奖章都成了她女儿的玩具.被称为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一个师的钱学森,以其伟大的爱国热情抵制了各种诱惑,抛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为后人景仰.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千古文人志士所传诵,只要能够做到非己之物莫取,非正义之利不谋,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养其“浩然之气”,树立崇高理想,坚守高尚情操,诱惑在我们面前定会偃旗息鼓,失去它的威力.
[简评]浩然之气,即正气.有了这种气,一切诱惑皆能拒之.文章紧扣“个人素质与诱惑”话题,以要拒绝诱惑,如何拒绝诱惑构成文章的基本思路,注意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用事实说话.尤其值得我们同学借鉴的是,用我们课本接触过的材料作为文章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文章如果能联系最近一些高官的落马,结合青少年生活的现状论述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