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电大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呀是最新版本的要快
谁有电大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呀是最新版本的要快


谁有电大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呀是最新版本的要快
谁有电大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呀是最新版本的要快
作业1答案
1、唯一没有间断2、中国西汉纹理【易.黄卦.象传】3、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4、儒家文化5、起源商、夏、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多元化发展与融合繁荣继续发展沉暮总结6、黄河流域长江流域7、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8、刚健有位、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人文”精神9、周礼仁仁四德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周易》建构了中国伦理精神的原初的哲学模式,即(1234).
①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③善恶报应的信念④阴阳二分的思维方式
2.中国伦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其中以(2)的伦理设计较准确地体现了中国社会传统的特点.
①老庄为代表的道家②孔孟为代表的儒家③墨家④法家
3.孔子以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提出了(123).
①五伦说②性善论③修养论④义利合一说
4.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就是(1).
①“礼”和“乐”②兼爱③法治④无为
5.董仲舒把人性分(234).
①君子之性②“中民之性”③“斗筲之性”④“圣人之性”
6.程朱理学建立了以(2)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①人道②“天理”③纲常④“心即理”
7.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包括(23).
①公忠爱国②三从四德③三纲④仁爱孝悌
8.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12).
①父慈子孝②兄友弟恭③中和宽容④谦虚好礼
9.在中国伦理史上,形成了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其中(134)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
①内省②自讼③养气④“慎独”
10.我国原始宗教有很多分野,总的来讲,主要有(123).
①自然崇拜②动植物崇拜③图腾崇拜④圣贤崇拜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上层道士从理论上改革原始道教,使之转变成为统治者服务的官方道教.其代表人物为(234).
①张角②葛洪③寇谦之④陶弘景
12.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中,(4)实行法治最为彻底,国力渐趋强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①齐国②楚国③魏国④秦国
13.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为丞相主持魏国变法期间,“集诸国刑典”,著(1).
①《法经》②秦律③魏律④吕刑
1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主要有(1234).
①则天顺时,法自君出②礼律结合,法有差等
③德主刑辅,先教后刑④据经解律,引经决狱
15.中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3).
①《法经》②《唐律疏议》③《唐六典》④《宋刑统》
16.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是通过(1234)等修养方法,把有的人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①反省②养气③存心④内求
17.道家宣扬“清静无为”的“出世”思想和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主张(123),崇尚自然、柔弱、知足.
①无知②无欲③无为④尚贤
18.先秦诸学派中,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是(34)两家.
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
19.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234).
①人情②人伦③人道④人性
20.孔子将修身称为(1234).
①“修德”②“克己”③“正身”④“修己”
21.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123)为价值取向的.
①真②美③“善”④仁
22.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派别(24)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①全真道②五斗米道③正一道④太平道
23.佛教于(2)传入中国.
①西汉初②西汉末③东汉初④魏晋时期
24.鸠莫罗什翻译了(1234)、《中论》等经论,首次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空宗学说,成为后来佛教各个宗派立宗的经典依据.
①《阿弥陀佛经》②《金刚经》③《法华经》④《十二门论》
25.(1234)是中国佛教石窟的代表.
①敦煌莫高窟②云冈石窟③龙门石窟④大足石窟
26.(23)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希望通过重刑,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①李悝②韩非③商鞅④李斯
27.从汉高祖刘邦到文景二帝,都从总结秦灭亡的教训出发,批判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以道家的“清静”和“无为”为核心的(4)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①德治②法治③黄老之学④德主刑辅
28.(123)属于封建法律“八议”制度内容.
①议亲②议贤③议功④议尊
29.(124)是《开皇律》确定的刑名.
①死刑②流刑③肉刑④徒刑
3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4).
①《北齐律》②《开皇律》③《唐律疏议》④《宋刑统》
31.()已产生了德、礼、孝等道德观念.
①原始社会②商代③西周④春秋战国
32.孔子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继承周公的思想,创造了以()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思想体系.
①德②道③“仁”④“礼”
33.荀子学说的核心是(),他不像孟子那样通过内省来考察人性,而通过时代所体现的社会情势去外在地把握人性.
①性善论②仁政③法治④性恶说
34.玄学以()为主要依据企图用道家学说调整失衡的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其宗旨是“贵无”,崇尚自然.
①《孟子》②《周易》③《老子》④《庄子》
35.(4)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这正是中华民族善良、淳朴、团结、友爱这一民族特性的深厚社会道德基础.
①“礼”②德③善④“仁”
36.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
①以诚待人②推己及人③相互尊重④相互同情
37.忠恕之德的具体内容是().
①己立立人②己达达人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8.唐人(4)的《悯农》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地反映了“勤”与“俭”的天然联系.
①白居易②杜甫③李白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