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伴热带,纯电阻电路,直流电阻85欧,电压220交流,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蒋晓京的问题

  【有个伴热带,纯电阻电路,直流电阻85欧,电压220交流,功率是多少?】

  有个伴热带,纯电阻电路,直流电阻85欧,电压220交流,功率是多少?

1回答
2020-05-1221:02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葛鸽

  关于自控温电伴热带

  (也称温控电伴热带电缆)的工作原理

  温控电伴热带电缆由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塑料)和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护套构成的扁形带状电缆.其特性是导电高分

  子复合材料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特性,且相互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PTC”特性即正温度系数效

  应,是指材料电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并在一定温度区间电阻率急剧增大的特性.温控伴热电缆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

  无高温热点及烧毁之虑.因此温控伴热电缆优点是:

  温控电伴热带电缆相应被伴热体系具有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因此不会因自身发热而烧毁,却因实际需要热量进行补偿,因此为新一代节能型恒温加热器.

  低温状态快速启动,温度均匀,每一局部皆可因其被伴热处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

  安装简便,维护简单,自动化水平高,运行及维护费用低.

  安全可靠,用途广,不污染环境,寿命长.

  PTC工作原理

  1.PTC效应及PTC材料

  PTC效应即正温度系数效应,是特指材料电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并在一定温度区间电阻率急剧增大的特性.具有PTC效应的材料称为PTC材料,本电缆的高分子PTC材料是半晶高聚物与炭黑的共混物.

  2.PTC工作原理

  温控电伴热带电缆的电热元件,是在两根平行金属母线之间均匀的挤包一层PTC材料制成的芯带.PTC材料经熔融挤

  出、冷却定型之后,分散其中的炭微粒形成无数纤细的导电炭网络.当它们跨接在两根平行母线上时,就构成芯带的PTC并联回路.电缆一端的两根母线与电源接

  通时,电流从一根母线横向流过PTC材料层到达另一根母线形成并联回路.PTC层就是连续并联在母线之间的电阻发热体,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对操作系统进行伴热保温.当芯带温度升到相应的高阻区时,电阻大到几乎阻断电流的程度,芯带的温度将达到高限不再升高(即自动限温).与此同时,芯带通过护套向温度较低的被加热体系传热,达到稳态时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等于电缆的电功率.电缆的输出功率主要受控于传热过程以及被加热体系的温度.

  自控温电热带、自限温电热带具有自动控温和自动限温的特性体现在:

  它是由导电聚合物(塑料)和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护层构成.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正温度数"PTC"特

  性,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热点及烧毁之虑.因此上述带状恒温加热器是其适应被加热体系,而传统的恒功率加热器

  是其影响被加热体系.故此种自控温电热带实际优点是:

  *电热带相应被伴热体系具有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因此不会因自身发热而烧毁,却因实际需要热量进行补偿,故为新一代节能型恒温加热器.

  *低温状态、快速起动,温度均匀,因每一局部皆可因其被伴热处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

  *安装简便、维护简单、全天服务,自动化水平高,运行及维护费用低.

  *安全可靠、用途广、不污染环境、寿命长.

  (1)功率-温度特性

  低温型自控温电伴热带功率特性图

  该特性是模拟管道伴热保温条件下测定的.随体系温度的增加,功率大致呈线性下降,其斜率为体系温度每改变一度时电热带功率的减少量,它反映了功率随温度自动调节的能力.应当指出,电热带的功率是稳定态参数,影响的因素较多,不能简单地用电流乘以电压加以计算.

  (2)最高维持温度

  用电热带伴热某一体系,若单位时间内电热带向体系传递的热量等于体系向环境传递的热量,体系的温度便得以维持不变.

  (3)最高承受温度

  中温型自控温电伴热带功率特性图

  电热带能承受低于一定温度的外部热源的影响,高于此温度后,功率会缓慢下降而且是积累性的.因此,使用中不要超过电热带的最高承受温度.本参数是选择电热带的主要参数之一.

  (4)最高表面温度

  在隔热良好的密闭容器内放放足够长度的电热带,在额定电压下达到的最高温度为电热带的最高表面温度.这一参数对有易燃物料或有易爆气体的场合是重要的.

  (5)最大使用长度

  电热带可以任意剪短使用,但只能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任意接长;换言之,不得超过最大使用长度.最大使用长度与额定电压、功率规格及使用时最低环境温度有关.如果要求使用的长度超过电热带的最大使用长度,应当另接电源或使用特殊规格的特长型伴热电缆.

2020-05-12 21:06:06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