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绿色植物紧密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甲和乙);图2为该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纳卡诺的问题

  下图1为绿色植物紧密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甲和乙);图2为该植物在盛夏一昼夜中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其中S1、S2、S3分别表示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图3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光

  下图1为绿色植物紧密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甲和乙);图2为该植物在盛夏一昼夜中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其中S1、S2、S3分别表示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图3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环境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甲表示___.过程乙的完成,需首先经过___过程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过___过程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2)图2中曲线ab段上升的原因是___,e点进行的生理过程可用图1中的___(甲/乙)过程表示,e点凹陷的原因是图1中的___(用数字标号表示)过程减弱.

  (3)如图2所示,已知该植物能正常生长,则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总量为___(用S1、S2、S3的数学关系来表示),该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是曲线上___点对应的时间.

  (4)图3中45℃时叶肉细胞中产生还原性氢的细胞结构是___.

  (5)图3中,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大值(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合成量表示)___(单位),当温度达到___摄氏度时,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动降为0.

  (6)如果该植物每周合成的葡萄糖总量为1.35mol,消耗0.35mol葡萄糖.则不考虑厌氧呼吸的情况下,该植物每周净释放氧气___克.

1回答
2020-05-1012:11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万筱剑

  (1)图中可以看出,甲过程是光合作用,乙过程是呼吸作用,完成呼吸作用需要经过糖酵解过程和三羧酸循环过程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2)图2中曲线ab段上升,该时间段是上半夜,温度降低,呼吸作用较弱,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e点是中午光照强烈时期,叶片的气孔会关闭,阻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使光合作用减慢.而呼吸作用仍然正常进行.

  (3)一昼夜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总量=白天光合作用积累量-夜间呼吸作用消耗量=S2-(S1+S3).在白天,光合作用一直大于呼吸作用,知道f点时光合作用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因此该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刻f点对应的时间.

  (4)图3中45摄氏度时,净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说明此时仍然有较弱的光合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5)由于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图3中,植物在30℃温度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大值.当温度达到55摄氏度时,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已经不进行光合作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动降为0.

  (6)如果该植物每周合成的葡萄糖总量为1.35mol,消耗0.35mol葡萄糖,则一周内葡萄糖净合成量为1mol,不考虑无氧呼吸,光合作用过程中生长的葡萄糖和氧气的比例为1:6,因此每周净释放氧气为6mol,6×32=192g.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2)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甲和乙    ①

  (3)S2─S1─S3  f

  (4)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5)8.8(8.5-9)55

  (6)192

2020-05-10 12:12:17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