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评析:甲同学根据自身条件择业,体现了自主择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要看到社会的需要。乙同学选择考公务员无可厚非,但认为其体面则不符合职业平等观。丙同学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社会需要出发实现就业,而不应仅仅考虑地域因素。(6分)
(2)①政府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4分)
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3分)
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3分)
分析:
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1)本题设问的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劳动者就业意义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可从劳动者报酬、劳动者自身价值、劳动者生存与发展等角度展开说明。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三维同学的就业观念。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三位同学的观点,从中找寻答题的思路。甲同学的观点只谈到个人而未看到社会需要;乙同学只考虑体面;丙同学只看地域而不看自身实际及社会需要。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上述观点中概括出三位同学的就业观。
(2)本题以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的两难问题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本题时,注意审题,主体要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分别分析,可以从政府宏观调控、企业积极解决就业环境问题、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提升自身素质等角度回答。
考点:
本题考查实现就业对劳动者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怎样解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