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投石文言文答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江毅的问题

  扁鹊投石文言文答案

  扁鹊投石文言文答案

1回答
2020-05-0208:59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李文臣

  扁鹊投石

  医扁鹊①见秦武王②,武王示之③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④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⑤曰:“君与知之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⑦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n注释

  ①扁鹊: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②秦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③示之:给他看,之,指扁鹊.④已:停止,病愈的意思.⑤石:古时治病用具,一种针灸用的石针.⑥之:指治病的事.⑦使:假使.

  n知识钩玄

  [古今异义]

  已

  今常用义:已经.文中古义:停止;如“除之未必已也”.

  石

  今常用义:石头.文中古义:石针;如“扁鹊怒而投石曰”.

  左右

  今常用义:左边和右边;支配;文中古义:近侍,近臣;如“左右曰”.

  [一词多义]

  前

  (1)名词,前面;如“君之病,在耳之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1)动词,前进,上前;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使

  (1)动词,让;如“将使耳不聪,目不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2)连词,假使;如“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动词,出使;如“《使至塞上》”.

  与

  (1)介词,跟,同;如“君与知之者谋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2)动词,给予;如“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明

  (1)形容词,眼力好;如“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形容词,光明,明亮;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3)形容词,次,下一个;如“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知

  (1)动词,知道,了解;如“与知之者谋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六则》)

  (2)动词,主持,管理;如“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动词,领悟;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六则》)

  举

  (1)动词,行动;做;如“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动词,推荐,选用;如“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3)动词,举起,抬头;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谋

  (1)动词,谋划,商量;如“君与知之者谋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名词,计谋;如“足智多谋”.

  [词类活用]

  动词用如使动词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中的动词“亡”是用如使用词,即“使……灭亡”;该分句可译为“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使此知秦国之政也”之前省略主语“君”,即“(君)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

  (2)“而与不知者败之”之前省略主语“君”,即“(君)而与不知者败之”;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2.省略宾语

  (1)“扁鹊请除”之中,动词“除”之后省略宾语“之”,指秦武王生的病,即“扁鹊请除(之)”;该分句可译为“扁鹊看了,请求把它除掉”.

  (2)“君以告扁鹊”之中,介词“以”之后省略宾语“之”,指秦武王左右亲信说的话,即“君以(之)告扁鹊”;该分句可译为“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

  3.省略介词

  (1)“武王示之病”之中,“示之”之后省略介词“以”,即“武王示之(以)病”;该分句可译为“秦武王把自己生病的地方给扁鹊看”.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之中,“使”之后省略介词“以”,即“使(以)此知秦国之政也”;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

  n翻译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生病的地方给扁鹊看.扁鹊看了,请求把它除掉.秦武王左右亲信说:“君王生的东西,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把它除掉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将使耳朵听不见,眼睛丧失视力.”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愤怒地把手里的石针往地上一摔,说:“君王与懂得治病之事的人谋划这件事,(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n欣赏评点

  西汉人刘向整理而成的《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谋士说客的政治活动和游说言辞的书.谋士说客不辞劳苦,奔走游说,推销自己的治国方略,为了说服对方,经常运用巧妙的比喻,生动的寓言.《诗经》中的“筑室道谋”一词是说与过路人商量造房子的事,而《战国策》中记载的“扁鹊投石”的故事讲的是秦武王请名医扁鹊来治病,手术尚未开始,就因秦武王身边小人谗言而中断.本文以治病喻治国,告诫国君要用贤不疑.不能为小人所左右.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向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请教,切不可听任外行指手画脚.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更要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n自能测试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一项是( )

  A.武王示之病.(代词,他,代武王)

  B.君之病.(助词,的) 

  C.除之未必已也.(助词,不译)

  D.君与知之者谋之.(代词,他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正确的意思是:

  A.医扁鹊见秦武王.()

  B.君以告扁鹊.()

  C.而与不知者败之.()

  D.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下列语句的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请除.-------------------------------扁鹊请求把它除掉.

  B.将使耳不聪,目不明.----------------不成功将使耳朵听不见,眼睛丧失视力.

  C.

2020-05-02 09:04:45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