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外文言阅读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汤素芬的问题

  (一)课外文言阅读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

  (一)课外文言阅读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丈①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士万余言。服除②,以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戚同文: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应天书院的奠基人。②服除:守丧期满。

  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仲淹二岁而孤()

  (2)人不能堪()

  (3)晏殊知应天府()

  (4)凡万余言()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译:                       

  (2)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译:                       

  10.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谈谈范仲淹其人给你的启示。(任选一个方面即可)

  答:                       

1回答
2020-04-0315:57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刘领献

  8.(1)幼年丧父。(2)忍受。(3)担任知府。(4)总共。9.(1)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感动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2)好学的人多跟随他学习并探讨问题,(范仲淹)为他们拿着经书讲解,没有疲倦的时候。10.示例:学习方面,要勤奋苦读,方能学有所成;为人方面,应孝顺父母,善待他人。[译文]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是邠州人,后迁居江南,就成为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种淹跟从他的姓,名字叫说。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就感动流泪告别母亲,离幵(家乡)到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天很疲惫的时候,用水浇脸;食物不充足,以至于用稀粥维持度日,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认为这艰苦。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亲回来奉养。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才改回原姓,更改自己的名字。监管泰州西溪盐税,升迁大理寺丞,又调职监管楚州粮料院,(因为)母亲去世离官(回家守孝)。晏殊担任应天府的知府,听说了范仲淹的名声,召他进入府学。(范仲淹)上书皇帝请求选择郡守,推举县令,摒斥不务正业和懒惰之人,裁汰多余的官员,纠正越礼的事,严格选举制度,安抚军队将领,一共一万多字。守孝结束,因晏殊推荐,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广泛地通晓《六经》,尤撞长《周易》,好学的人多跟随他学习并探讨问题,(范仲淹)为他们拿着经书讲解,没有疲倦的时候。曾经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供给四方来的游学之士,儿子们以至于要换穿衣服才能出去,范仲淹却很安然。常常感奋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振奋崇尚风度节操,是由范仲淹提倡的。

2020-04-03 15:59:20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