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教材的“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罗自荣的问题

  三、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教材的“名著导读”给我们推荐了《童年》。请完成下面涉及《童年》的名著阅读题。(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一____的自传体三部

  三、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

  6.教材的“名著导读”给我们推荐了《童年》。请完成下面涉及《童年》的名著阅读题。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一____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他讲述的是 ____三岁到十岁这一时

  .期的童年生活。(1分)

  (2)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1题。(18分)

  孤独的普希金①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A]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②其实,大多上海人对他冷漠得很,匆匆忙忙地从他身旁川流不息地上班、下班,看都不看他一眼,好像他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塑像,身旁的水泥电杆一样。提起他来,绝不会有决斗的刺激,甚至说不出他哪怕一句短短的诗。普希金离人们太遥远了。于是,人们绕过他,到前面不远的静安寺买时髦的衣装,到旁边的教育会堂舞厅跳舞,到身后的水果摊、酒吧间捧几只时 令水果或高脚酒杯......

  ③当晚,和朋友去拜谒普希金。天气很好,4月底上海不冷不燥,夜风吹送着温馨。铜像四周竞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 说爱的,都不愿到这里来。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

  ④我很替普希金难过。我想起曾经去过的莫斯科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那一年我去时正淅淅沥沥下着霏霏雨丝’ 故居前,铜像下,依然摆满鲜花,花朵上沾满雨珠宛若凄清的泪水。甚至有人在悄悄背诵着普希金的诗句,[B]那诗句便也如 同沾上雨珠无比温馨湿润,让人沉浸在一种远比现实美好的诗的意境之中。

  ⑤而这一夜晚,没有雨丝、没有鲜花,普希金铜像下,只有我和朋友两人。普希金只属于我们。

  ⑥第一天白天,我到这里,几位老人打拳,几个小孩玩耍,没有人注意普希金。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

  ⑦朋友告诉我:这尊塑像已是第三次塑造了。第一尊毁于曰本侵略者的战火中,第二尊毁于我们自己的手中。莫斯科的 普希金青铜像屹立在那里半个多世纪安然无恙,我们的普希金铜像却在短短时间之内连遭两次劫难。年轻人早把那些悲惨的历史当成金庸或琼瑶的故事书。据说连残酷的沙皇读了普希金的诗还对他表示敬意,而我们却不容忍普希金,不是把他推倒,便是把他孤零零地抛在寂寞的街头。

  ⑧离开上海的那天下午,我再一次来到普希金的铜像旁。阳光很好,碎金子一般缀满普希金的脸庞。真好,这一次普希 金不再孤独,身旁的石凳上正坐着一个外乡人。我为遇到知音而兴奋,跑过去一看,失望透頂。他的手中拿着一架微型计算 机正在算帐,很投入。他的额头渗了细细的汗珠。

  ⑨普希金像的正面,石座底部刻有的“普希金(1799-1837)”字样中,偏偏“金”字被黄粉笔涂满。桌非只识得普希金中的 “金”字吗?

  ⑩我静静地坐在普希金身旁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阳光和微风在无声流泻。我望着普希金,普希金也望着我。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7.请摘抄出一句可以表现普希金铜像“孤独”的句子。(3分)

  8.作者多次拜访普希金铜像,是出于对他的诗歌有特殊感情。画线[A]和[B']就是作者对普希金诗歌的评价,请选择其 中一句,从语言角度做简要分析。(4分)

  9阅读第②段和第⑧段回答:大多上海人对普希金铜像“冷漠得很”,那么他们热衷什么呢?(4分)

  10.作者在第④段中提到在莫斯科普希金故居的见闻,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章结尾处“我静静地坐在普希金身旁的石凳上,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解。(4分)

1回答
2020-03-2617:25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马月娜

  6.(1)高尔基;阿廖沙。(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 可。示例:(1)外祖母:因为她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 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闲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2)外祖父:因为他矮小、干瘦,只有外婆的肩膀高走起路来步子快而细,自私残忍,野蛮粗暴,动辄就打人骂人,哪怕遇上一点不如意的事情也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他残酷的虐待工人伙计,甚至六亲不认,将替他劳动了一辈子的老匠人格里戈里赶出家门,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伴他也要她自谋生路=有钱时作威作 福,独断专行。破产后更加贪婪吝啬,品格底下。7.“铜像四周竟然了无一人散步的、谈情说爱的,都不 愿到这里来。”或者“月光如水,清冷地洒在普希金的头顶。” .或者“铜像孤零零地立在格外灿烂的阳光下。”等。[点拨] 选择句子要突出“孤独”之意。8.[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普希金诗歌感动的心 灵比作荡漾的春水,形象地表现出普希金诗歌给人带来的 美好的感触。[B]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把诗歌给 人的心灵感触比作雨珠给人的湿润触觉,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普希金诗歌感人魅力。9.大多上海人热衷于享乐,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10.用普希金故居“摆满鲜花”、众人拜谒的现象,和文 中上海人的表现做对比,突出人们对于普希金的冷漠。11.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作者感慨人们对于 普希金缺乏敬意远离精神食粮而醉心于拜金享乐主义”来 说即可。具体答案略。

2020-03-26 17:27:08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