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在家里自办学校。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孩子越来越
材料一“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在家里自办学校。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走就是100多里地。有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高淑珍的行为。
(2)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高淑珍学习?
材料二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就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意见,将参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围。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参照制定实施办法。
(3)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请举一例。
(4)谈一谈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