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遇上外来词【百科辞典】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一-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言的问题

  【汉语遇上外来词【百科辞典】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汉语外来词通常指源自外语的音译词,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音译的,如咖】

  汉语遇上外来词

  【百科辞典】

  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汉语外来词通常指源自外语的音译词,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音译的,如咖啡(coffee);一种是音译与意译结合的,如啤酒(beer).直接从日语借用书写形式的日借词通常也被视为汉语外来词,如写真、物语。改革开放以来,又产生了大量借形兼借音的外来词,如WTO(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外来字母词已经成为汉语外来词的新成员,并且发展迅猛。

  【网络热评】

  参考消息网2014年4月30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4年4月29日报道称,尽管吸收外来词往往被视为一个社会见多识广的积极标志,但是中国的反应绝不是积极的,至少从国家媒体上看是这样。

  《人民日报》此前发表评论,抨击外来词大量涌入,指责它们“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外来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报道称,尽管《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没有呼吁彻底消灭外来词,但要注意谨慎运用,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和尽可能使用其中文译名的必要性。

  【别样诗歌】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注: “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名家视点】

  也谈新名词和外来语

  夏衍

  ①近年来,由于对外开放,知识更新,文学作品和评论中骤然出现了大量陌生的外来语、新名词。这些新词汇用得多了,用得滥了,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名词大换班”或者“名词大轰炸”。我很同意王蒙同志的意见 “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就会有新名词”,这是古已有之,不足为怪的。

  ②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我不知道从甲骨、金文到秦始皇时代的小篆一共有多少字,但是由于象形和形声,画起来与刻下来都不容易,所以字数不多是可以肯定的。生于公元前的扬雄作《训纂篇》,记下来的只有20 40字,这之后一百多年,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字数就增加到9353个;再看看现在通用的字典,那就不知增加了多少倍了。世事日繁,人文发达,字和词就会增加,这是一种不可抵御的趋势。

  ③一方面由于新事物、新语汇的进入现代汉语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又是宽宏大量、聪明智慧的,既乐于接纳,又善于消化和融合,所以许多外来语到了中国不久就会安家落户,或者经过中国化而约定俗成,这样的例子也是多不胜举的。德律风变成了电话,巴士变成了公共汽车,维他命变成了维生素。当然有的是能改的,例如现在的水泥,新来的时候广东叫士敏土,上海叫水门汀,后来又改名洋灰,最后才统一口径而成为水泥,其间经过了几十年。当然,也有些外来语是很难改的,例如沙发,这玩意儿一样是供人坐的家具,但它有弹性,既不像太师椅,又不像木板凳,无法可想,只能让它沙发下去了。

  ④讲了这些,我并没有提倡或鼓励“新名词大轰炸”“大换班”的意思。我认为对于外来语和新名词,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心态等),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

  (有删节)

  (1)阅读【网络热评】说一说《人民日报》对于吸收外来词有哪些意见?请概括回答。

  (2)阅读【别样诗歌】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诗句的妙处。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3)对以上四则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百科辞典】介绍了汉语外来词的几种形式:纯音译、音译加意译、借用日语书写形式和借形兼借音。

  B.【网络热评】中的电头表明了新闻及时性的特点,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4年4月29日报

  道的事,参考消息网2014年4月30日就对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C.【别样诗歌】的作者使用“沙扬娜拉”这个外来词而不用“再见”,一是因为作者写给日本女郎,二是因为“沙扬娜拉”四字发声舒缓, 正好和全诗温柔、缠绵的情味相契合,而“再见”没有这样的效果。

  D.【名家视点】作者的观点与【网络热评】中“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的观点相矛盾。

1回答
2020-01-2621:02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马银花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根据“指责它们“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和“注意谨慎运用,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和尽可能使用其中文译名的必要性.”可以作答.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认真读本首诗可知,“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句把日本女郎低头的姿态比作凉风中的水莲花,这是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日本女孩的风姿.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名家观点中作者的观点是“我认为对于外来语和新名词,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心态等),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也就是要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与材料二的观点并不矛盾.所以第四个选项是错误的.故选D.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我认为对于外来语和新名词,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心态等),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可以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观点选择素材的能力.能不能更换事例,要看这个事例是不是与文中的观点相契合,阅读文本可知,原来的事例证明的是第一段中的“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就会有新名词”古已有之,而题目中的例子不能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

  (1)(3分)①《人民日报》指责外来词“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②《人民日报》提醒大家注意谨慎运用,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

  (2)(3分)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本女郎低头的姿态比作凉风中的水莲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本女郎柔美的样子、娇羞的神态、温柔的性格以及淡淡的惆怅.

  (3)(3分)D

  (4)(3分)对于外来语和新术语,既要大胆开放,又要根据中国实际,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和适应.

  (5)(3分)不能,因为原来的事例能突出论证第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有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就会有新名词”古已有之.改后的事例就不能突出古已有之这一层意思.

2020-01-26 21:06:44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