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忙的焦头烂额的,很抱歉没有及时回复。
2013-09-05 09:06:00
1、她怎么没问我,为什么老师不给我糖吃? 是她潜意识在抗拒幼儿园吗?
综合她的表现,她没有问你这个话,绝对不是什么潜意识里抗拒幼儿园。哈哈,我感觉你好像看了很多咨询心理方面的东西,好多专业词语用的还很多的。但我提示你,咨询心理主要是一种异域价值的灌输,虽然他们强调技术,但这些玩意可靠性很低很低。
孩子是否和父母说幼儿园的情况,主要是受亲子交流模式的影响,轻松和悦的氛围更容易让孩子随机表达。这种随机主要是靠某种情境线索来启动,父母通常使用的核实性语句对他们回忆而言仍然是有难度的。
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最主要的资源是孩子的老师,这个需要你去经营,比较靠谱。其次是注意观察孩子的肤表的改变,主要是预防孩子受伤害。第三是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包括心境变化,行为变化等。第四是隐性的反应,主要通过做噩梦、偶尔说起谁坏了等。
2、还有就是,女儿平时很跳脱,非常喜欢动,自主性也强,但她很敏感。目前看来这个幼儿园的风格比较严肃,强调统一活动,您从这个游戏应该也能看出来。我自己感觉,刚入园的小孩需要这么快就强调一致性吗?我很想和老师沟通下,可是班主任属于强势型,昨天也说过我女儿比较犟,我担心沟通不当反而导致不良影响。
我相信你是受过系统教育的人,但这并不是说,你对教育的理解就是正确的。不要说你,就是专门搞教育研究的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也是很怪异的,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一线的教师。试图通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来控制和改变教育执行方式的人是很可怕的,不但害自己,也会害了别人的孩子。不要说你,就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的话也没有人当真的,否则我们这个世界早就毁灭了。
任何教育理论都只能是对当时特殊现象的解释,时间、地点、人物改变了,那一切都不可复制;任何教育理念知识一种个人价值的宗教化,且理念是超前的,和理念相对的是技术,谈理念的人绝对不会谈技术,如果技术和理念结合一起,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恐怖分子;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对没有一个教育实验或者模式是长寿或者成功的。
这一切,说明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科学。科学的特征你可以检索一下,除教育技术层面之外,没有一个要素和操作是符合科学的要求的。
本身都不科学的东西,你的主张和教育诉求那也一定不是科学的,那就没有必要去正确或者去控制教育。
学校是班级集体教学,这个背景下,一定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和要求是统一的,这样才公平公正且有效率。任何变式,绝对不是兼顾公平公正,也是直接否定了教育是社会事业(为不确定的对象提供社会最基本的支持服务)属性。
教育的实质是教化,转化为西方的词语就是社会化。所以,最现实的做法是让孩子随大流,学习到大部分孩子应该懂的规则和行为表达方式。如果这个也排斥,那就等于自绝于社会,后果很严重——虽然黎叔没有生气。
3、入园的这几天,我走后,女儿每天都哭几次。老师说,女儿有时玩着玩着想妈妈了,就哭。还有一次是拿别人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没拿到,就哭了。老师仍然说她在集体活动时,容易跑开,但比前几天好很多。我看到好几张活动的照片,把女儿都放在最前面靠近老师的地方。我有个疑惑,幼儿园小朋友偶尔脱离集体,自己在教室活动,是不是非要拉回来参与呢
孩子的这个反应也很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老师的处置是对的,哈哈这就是技术活儿。
至于你说的孩子偶尔脱离集体,自己活动,那老师一定要拉回来,否则老师会承担不可预测的社会罚则的。如果老师对你孩子的这个行为都漠视,那唯一的解释是你孩子有比较特殊的发育障碍,她们无论怎么干预都回天无力。即便这样,她们也不会让孩子离开教室或者离开视野的,她们不去管是怕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
你还是和老师了解一下孩子脱离教学的相关情况,这个是不常见的,如果现在仍然频繁发生,那应该考虑孩子是否在某个方面和同龄孩子有实质性的不同,及时就医。
-------------
话外话:没有在孩子面前负面评价和挑剔学校、老师,这会导致孩子直接对抗学校的。不满意这个学校,那就选择一个你满意的学校,但前提仍然是要确定这个世界上真正存在你所想象的那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