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四川)回答下列I、II小题.I.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立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
(2012•四川)回答下列I、II小题.
I.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立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3)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II.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 仅位于X 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绳的基因型为______,F1代雌果蝇能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
56
.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T、t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不含丫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5
15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