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文仲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摘自人教版《历史》请回答:

  (1)材料中的“他”和“水利工程” 分别指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成都平原为什么能获得 “天府之国”的美称。 

  (3)该水利工程所发挥的作用给了你什么启示?

  (4)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水利工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回答
2020-10-2220:07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李爱荻

  (1)据材料“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可知,材料中的“他”和“水利工程”分别指李冰和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2)据“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可知,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成都平原能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发挥的作用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注意保护环境等.

  (4)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水利工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因为都江堰防洪和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等.

  故答案为:

  (1)李冰;都江堰.

  (2)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3)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注意保护环境等.

  (4)①防洪和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等.(写一点即可)

2020-10-22 20:10:54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