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两句想表达什么内容?请知道的帮助解答,为谢】
《卜算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两句想表达什么内容?
请知道的帮助解答,为谢
【《卜算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两句想表达什么内容?请知道的帮助解答,为谢】
《卜算子》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两句想表达什么内容?
请知道的帮助解答,为谢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宋·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秋。当时作者刚从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寓居黄州定惠院。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政治失意、心情寂寞孤独的情思。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刚直不阿、不愿随波逐流的政治态度。
??
??上阕以雁咏人,写月夜人静时独自徘徊,犹如翩翩鸿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滴漏声停止了,辛劳一天的人们已经入睡,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知道一个幽居他乡的人却夜不能寐,独自在室内徘徊不定?隐隐约约地犹如一只翩翩若仙的孤鸿一般。
??
??下阕借孤鸿飘零失所,顾影自怜,却不肯择梧桐而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肯随俗沉浮的高洁品格: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只徘徊不定的孤鸿,突然受惊而起,匆匆回头看看,并没有同类来伴,这满怀的幽怨,有谁能够理解?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如此凄冷的环境里怎么能随意选择高枝而栖宿呢(鸿雁栖息于田野芦塘之间)?只能孤独地、高傲地落宿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
??
??这首词把写孤鸿和写人融合起来,简约凝练,空灵流走,含蓄蕴藉,寄意深远。词中借孤鸿的形象和内心独白,倾诉了自己的处境和无人理解自己的苦衷,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彷徨和不肯随人俯仰的政治态度。黄庭坚评价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细细品味,此赞语实不为过。
??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定惠院:在湖北黄冈县,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寓居这里。
??②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时已深夜。
??③幽人:幽居之人,词人自谓。
??④缥渺:隐隐约约。形容孤鸿的样子。
??⑤省(xǐng):明白,了解。
是讲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两句以鸿喻人。鸿鸟是栖宿在沙洲上的,偏要在高枝上歇宿是不行的,这里喑指作者,一方面从案件中解脱出来了,逃离了京城,像一只孤鸿一样逃走了,失群了,但又解脱了;一方面又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之意,如同说,我本是失群鸿鸟一样的人,何必又跟高贵的人们混在一起呢,还是在远离京城之地安心些;一方面又表达了政治环境跟身边的秋天一样,寒寒冷冷,也许灾难还没完全过去,我在这里算是彻底解脱了吗?是不是灾难像这秋风一样,一阵紧似一阵,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呢?作者是多么的忧心啊。
在作者的另一首词里也有“高处不胜寒”这样的句子,这个寒字是遭难的作者一直十分害怕的东西。不仅是苏轼如此,封建王朝中被贬的吏士,谁没有这种心思呢?所谓“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在苏轼这里得到了切实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