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最-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吕亮的问题

  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最的鸭子引入农田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1

  据图回答以下有关生态学问题.

  I.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最的鸭子引入农田水稻蝗虫,对蝗虫进行了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模型.

  (1)从模型建构的类型角度分析,图1模型属于___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K值为___.

  (2)引入鸭子前,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___只.

  (3)通过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地区又进一步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降低蝗虫的___;另一方面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进行防治,该信息素属于态系统的___信息.

  II.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___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最终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___.

1回答
2019-05-2513:30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胡业伟

  Ⅰ.(1)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该模型表明,引入鸭子后该地区蝗虫的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此时蝗虫的数量的K值为N2.

  (2)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N01.03t只.

  (3)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这个例子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传递.改造蝗虫发生地可以降低蝗虫的K值.

  Ⅱ.弃耕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将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如图2所示的物种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阶段开始生长,在强光下甲物质光合速率最大,所以至顶极群落后三者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丙乙甲.

  故答案为:

  I.(1)数学   N2    

  (2)N01.03t  

  (3)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化学   

  II.森林(树林)       丙乙甲

2019-05-25 13:33:29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