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始终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天赞的问题

  【18分)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始终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权限成了历朝历代制度设计中的头等大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

  18分)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始终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权限成了历朝历代制度设计中的头等大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

  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有人如此请求,即以叛逆论罪,凌迟处死。 ——朱元璋

  材料四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宋太祖后,大臣上

  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

  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下达命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人们习惯上把明中期以后的内阁首辅徐阶、高拱等人称为宰相,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4)材料四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1回答
2020-09-1816:23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刘轶英

  (18分)(1)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折,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3分)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分)(2)特点:相权分散,宰相相互牵...

2020-09-18 16:26:54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