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平常心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当我们面对着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情冷暖,名利诱惑时,却往往是“贪看空中有月,失却手中珠”,很难守住一颗平常心。
刚上高中时,我非常看中考试成绩。第一次月考我的数学只考了50分,我当时真是羞愧难当,连续几天都提心吊胆,生怕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谈话”。回家后心里也不踏实,责怪自己太笨,题明明不难,为什么做的一塌糊涂,考这么点儿分真让人汗颜。为这事,我的心情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中考试的成绩使我进入了另一种不平常的心态中,那就是狂喜。我的各科总分在班里排第一,年级排第五,班主任老师的表扬,爸爸、妈妈的夸奖,同学们的羡慕目光,让我飘飘然找不到北了,我天天陶醉于虚荣心得到满足后的喜悦中,《读者文摘》也看不进去了,作业也不如以前认真。直至一个意外的发现才使我从云端坠落到平地上。
那是一天中午,我把沉重的50本作业送到语文老师办公室,无意间瞥见书桌玻璃板下压着一行“低调人生平常事”的字条。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自己幼稚可笑,语文老师已经是桃李满天下的特级教师,可他依然以低调人生,平凡做事为人生格言,我只不过一次考试得了个高分喜不自禁了。回到家,我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格言的深意,它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成功和失败都是很自然的,不要把生活中的名与利、得与失看得过重,不要为一时的成功而忘乎所以,也不要为偶尔的失误而一蹶不振,只有保持一种平常的心理状态,才能有利于学业,才能品味真人生,如同人们从一日三餐的饮食中体味到世时滋味,食粗茶淡饭而不生厌恶之心,品美味佳肴而绝无骄奢之意,这大概就是平常心吧。
我又想起前些天在《读者》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个人花了两马克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头奖,他购置了一所豪宅,里面装饰也都名贵至极,朋友们很羡慕他,但他却不以为然。有一天,他把烟头不慎掉在地上,没想到在他出门后烟头引发了火灾,整个豪宅转眼化为灰尽。他的朋友们都惋惜地惊叹:“你损失的太大了!”他却平淡地说了句:“我只损失了两马克。”这个故事虽然有点传奇色彩,但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之若素,万事顺其自然,用平常心去面对拥有,面对失去,才能得到美丽、充实、自由的人生。
分析:
对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人来看,可以得出立意: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看,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脫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出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得出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
而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据此可以从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来立意。
从故事对我们现代人启迪方面来思考,在一件事情来临时,不但能从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对事物作出相应的判断,更能从宽而广之的层面去领悟与面对,这是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的人生态度。
当今社会,金钱崇拜,物欲横流,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有的人为得而欣喜,有的人为失而苦恼。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重复着失与得。金钱、地位、荣誉、名气上的得得失失,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好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多一份哲思,便多一份豁达,多一份心灵的自由。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