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邯郸学步和自相矛盾的古文、注释、翻译.-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谭亮的问题

  求邯郸学步和自相矛盾的古文、注释、翻译.

  求邯郸学步和自相矛盾的古文、注释、翻译.

1回答
2020-07-1801:00
我要回答
提示:回答问题需要登录哦!
范希平

  邯郸学步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于:介词,向

  未:未曾、没有

  其:代词,他的

  直:副词,竟然

  况且,你难道没有听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向邯郸人学习步法?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竟然只好爬着回家了.

  自相矛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鬻(yù)——卖.

  誉——夸耀.

  陷——攻破.这里是穿的意思.

  或曰——有的人说.

  莫不——没有不

  应——回答

  或——有人

  “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坚——坚固

  以——用

  俄而——然后

  莫能——没有什么.

  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称赞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也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2020-07-18 01:02:42
大家都在问
最新问答